与住宅市场发展势头相比,上海商用物业给人更多的信心。
近期浦东写字楼市场不断传来利好消息:时代金融中心的出租率已经达到92%,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空置率超过50%。此外,东亚银行金融中心、汇丰银行大楼等写字楼的出租率均已超过90%。
仲量联行的研究员表示,金融机构,尤其是内资和合资的金融类公司的业务扩张需求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伴随旺盛的市场需求,业主对租金的期望值也随之走高。根据仲量联行的调研数据显示,浦东办公楼的平均租金较上季度上升5.4%,达到人民币6.4元/平方米/天。而浦东超甲级办公楼市场租金上升更快,本季度环比涨幅高达7.7%。
在2010年的第一季度,浦东引领上海办公楼市场的旺盛需求,表现抢眼。
近日,国务院急速出台调控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新政出台的第二天,杭州住宅市场价量齐跌。
对于投资客来说,虽然投资住宅的成本变高了,但是他们还是要找新的机会进行投资。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一次的调控对商业地产都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可能促进商业地产的发展。
宏观调控对住宅类地产过快增长进行有效抑制后,部分地产商纷纷转向商业地产开发来弥补盈利的不足。而政府正努力拉动内需,自然会刺激商业地产的发展。优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所以,零售业以及商业地产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住房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如果大量的资金都在这个领域投机,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但是商务写字楼恰恰相反,这是一个较纯粹的投资领域,即使有一定的泡沫和投机行为也不会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商业地产——这种全面融合地产业与商业为特色的地产形式,正悄然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宠儿。
商业地产成新的利润洼地 房地产大鳄豪赌商业地产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政策调控的不断出台,房地产业维持高利润的梦想接近破碎的边缘。不过,记者发现,近期如保利、华润置地、万科、合生创展、雅居乐、万达等多个房地产大鳄正密锣紧鼓地向商业地产掘金。这是否预示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增长模式正进入新的转折点,而商业地产也将成为新的利润洼地?
地产大鳄染指商业地产
“保利的目标是到2012年,商业地产方面的投资要占总投资额的30%,并持有部分核心地段的高品质物业。”昨日,保利房地产营销总监胡在新表示,“保利地产目前拥有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保守估计总市场价值超过150亿元,未来年租金可超10亿元。在未来的3年内,保利地产持有的商用物业面积将增加到300万平方米,租金收益和物业经营收益将非常可观,物业增值方面更是不可限量。”
华润置地日前也表示:“相信我们五六年后,在资产的比例和盈利贡献方面,商业地产所占的比例可能会达到40%左右,甚至会高一点。”
在房地产业原来号称只做减法的万科近期公布了三个商业地产项目,并宣布其商业地产的比例将达到总资产配置的20%左右。大连万达更是全力开发国内20多个商业地产项目,加紧建设广州白云新城的万达广场。
国内的房地产巨头正在积极招兵买马为商业地产的进一步扩展做准备。记者获悉,近日,合生创展专门成立了新的商业地产公司,聘请中国商业地产专家欧小卫的团队全面经营管理。而利佳集团则将数个2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交给楚睿商业咨询公司合作打理。
商业地产潮为避风险
缘何中国众多的房地产巨头开始转向商业地产的发展?这预示着整个行业迎来新的转折点吗?
中国商业地产协会秘书长王永平认为,中国房地产巨头战略性地进入商业地产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左手房地产,右手商业将是一个良好的循环模式。纵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的房地产业由于持有优质物业而无一破产。在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袭击下,不少内地房地产业遭受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更看到了商业地产靠稳定的租金和物业升值能够规避风险的优势,而且对于很多房地产巨头来说,原来只是做配套的商业随着项目的增加,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也必须要走商业地产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目前国家在商业地产的调控力度不大,反而在不断出台拉动内需的政策,房地产商对未来商业地产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这也是目前出现商业地产发展潮的一个主要因素。”王永平分析。
不过,王永平表示,房地产商要进入商业地产不能只是做投机,而是应该做好战略投资,这意味着要在人才和资金上做足工夫。商业地产占有资金时间长,在众多竞争者进入后也面临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否则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