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索尼2010年液晶电视新品发布会上,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永田晴康表示,今年,索尼有4大系列共10款LED液晶电视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出,引人瞩目的还有3D电视,而这些新品的生产线将落户金桥。
据介绍,索尼原准备将这些高端产品的生产线安置在泰国,是硬被金桥人“抢”了过来。而这一“抢”,正是金融危机之后金桥人实施转型战略——“优二进三”的结果。
去年金融危机,金桥园区内的部分企业撤离,金桥面临建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还要不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中怎样发展制造业?带着这些问题,去年9月,金桥集团总经理俞标带着招商队伍到日本等发达国家,拜访了索尼、欧姆龙、富士等跨国公司。
“我们在日本看到了金桥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在富士产品的展厅内,我们首次看到了3D照相机,这项技术我们国内还没有。”俞标说。
走访中,金桥人发现跨国公司也有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俞标认为,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发展中国家展现出巨大增长机会,许多世界跨国公司开始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反向创新”:在新兴市场开发新产品,然后推向全球市场。在金桥聚集着众多500强企业,单单完成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就将为金桥带来巨大的机遇。
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金桥将视线瞄准了跨国公司即将转移的先进制造业项目,通过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实现园区转型。
在这些先进项目的引进中,金桥人充分展示了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Office Park如花园般的办公环境,产学研一体的园区环境等。“金桥完善的生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两者能够融合协调发展,就如同皮与毛的关系,这对于先进制造业是有吸引力的。”俞标说。
很快,跨国公司被金桥吸引住了。索尼给出了明确的回复,将生产线移师金桥。除此,还有国际电视视频会议、视频倒车雷达、高清家庭影院投影仪等三个新品的生产线也被金桥人一并请了进来。
不光是索尼,欧姆龙在加拿大的7条聚电器流水线,泰克科技在芝加哥的9条视博仪流水线……
一个个最先进的制造项目都来到金桥。
据专业机构Display Search预测,2018年全球3D电视将增至6400万台,年营业额将达到170亿美元。而年内在金桥,索尼的LED总产能将逾300万台。金桥集团计划发展部经理陈建勋认为,更重要的是随着先进制造项目的一一布局,金桥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将推动浦东乃至上海产业的结构调整。
上世纪90年代起,金桥坚持高起点开发,从最初的高端加工工业到后期的先进制造业,如今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又将推进金桥站到世界制造业的前沿。